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password
icon
Total Videos
Link
Video Duration

Tips

高斯的输出文件在 Windows 是下是.out,在 linux 下是.log;fch 和 fchk 也对应。
一个简单的 gjf 输入文件实例:
 

开壳层/闭壳层,限制性/非限制性?

notion image
开壳/闭壳指的是电子是否配对。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是指我们的分子轨道,也就是常说的α轨道和β轨道,每个轨道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在α轨道的电子叫α电子,同理有β电子。如果我们让每一个α轨道都匹配一个能量相同β轨道,那这就叫限制性轨道(R);非限制性轨道(U)就是因为两个轨道填充的电子数目不一样,导致α和β轨道能量有差异。那么限制性开壳层(RO)是什么呢?就是虽然体系中有不成对的电子,但我们人为限制α和β轨道的能量一致。
💡
要注意开壳层也有单重态,虽然从上图来看开壳层的电子一定是不成对的,那么一定会有单电子,自旋多重度就不可能为 1;但实际上,电子可以反向自旋配对(即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这种情况下,电子虽然不成对,但体系中没有单电子,所以自旋多重度也为 1,也有单重态。

自旋多重度

首先是自旋量子数,等于α轨道电子数-β轨道电子数的 1/2
然后是自旋多重度,等于α轨道电子数-β轨道电子数+1
总自旋算符平方的本征方程
对于单重态其中是总自旋算符的本征矢,是本征值。例如单重态自旋多重度为1,本征值=1,方程左边的期望值为0;同样对于二重态,本征值为 0.5,期望为 0.75。
但对于非限制性体系,波函数不再是总自旋算符的本征矢,所以会造成自旋污染问题。
通常高斯会自动判断使用 U 还是 R,但是 RO 需要手动指定。
 
能量一般是S1>T1>S0,要注意激发态单重态和开壳层单重态的区别,前者是电子不配对但自旋相反,后者电子配对但自旋相同。
激发态停留时间段,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磷光寿命比荧光长。
  1. 振动驰豫:同一电子能级内以热能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向低振动能级间的跃迁
  1. 内转换:内转换是指分子在同一电子能级之间,通过振动能级的变化而进行的无辐射跃迁。这种过程中,分子从一个电子能级的高振动态转移到同一电子能级的低振动态,而不发射光子。(自己消耗能量)
  1. 外转换:外转换(External Conversion)是指分子在激发态通过与周围环境(如溶剂分子或其他介质)的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到环境中,从而回到基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涉及光子的发射,而是通过分子与环境的碰撞或相互作用以非辐射方式释放能量。(把能量转移出去),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
  1. 系间穿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射跃迁。改变电子自旋,禁阻跃迁。
电荷转移态CT能给S1-T1构建桥梁帮助系间穿越。
  1. 气相分子中容易发射光子失去振动能
  1. 实现内转换的条件:
    1. S1,S2电子能级差小,易实现。
    2. S1,S2振动能级势能面有交叉
  1. 系间穿越的条件:
    1. S1,T1势能面在某处有容易达到的能量相交
    2. 微观磁场的微扰存在,电子自旋与磁场微扰耦合,激发态电子自旋反转,分子多重态变化。(带点粒子,顺磁性分子(O2基态就是三重态),重原子,)
  1. 外转换使发光现象熄灭:T1-S0比S1-S0可能性大。低温下才能看到荧光
  1. 去活化,以速度快,激发寿命短的途径占优势。
延迟荧光就是T1返回S1,发射荧光,要求交叉点(能隙)能量够低。
 
2.基组3.2 为什么用了验证集 (validation set) 结果还是过拟合(overfitting)了呢?
Loading...